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賀仲華(四川Bxssyh099)
大邑縣三岔鄉的田壟上,一頭老牛正拉著犁鏵緩緩前行。泥土在犁下翻卷,如同被掀開的書頁。這牛走得極慢,卻極穩,仿佛背上馱著的不是農具,而是整個大地的重量,更是中國革命的一首巨輪。
翻開革命歷史的畫卷,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眉山師范學校優秀學生田載重革命烈士:
田載重,又名田立侯,小名田培培,生于一九二三年農歷冬月十一日,四川大邑縣三岔鄉三柏村人。祖父田云亭教私塾,父親務農。他從小喪母,十一歲喪父。在爺爺教誨下,三歲開始讀背《三字經》、《百家姓》和部分唐詩。他從小就拜李德方為義父。李德方1938年到延安、1949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任職川康邊游擊縱隊斜江支隊副司令員。田載重在李德方資助到縣城讀中學,后來到省立眉山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后,任大邑縣三岔鄉小學校校長。其間,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革命斗爭活動和“二五減租”斗爭,被國民黨槍殺。
他本可以只做一頭尋常的牛,享福的牛。祖父給他取名"載重",原是盼他載著家族的期許,載著民族的希望,在名垂千古的功名路上穩步前行。
私塾里的《三字經》他能倒背如流,眉山師范學校的課業門門全優,若沿著這條道走下去,未必不能成為鄉紳老爺,在太師椅上搖著蒲扇度日。然而他的志向遠不至于此,他立志要解放全人類,拯救危難中的中華民族。正是這個遠大的理想,讓田載重的名字在中共黨史上,用鮮血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無論時光的流逝還是歲月的變遷,田載重革命烈士的名字將永垂不朽,光耀后人!
但那年月的中國,連空氣里都飄著火藥味。盧溝橋的炮聲震碎了書齋的窗紙,也震醒了這個年輕人的夢。他開始在壁報上以"醉筆"為名寫些文字,墨跡洇開處,盡是山河破碎的痛。同學們說,田載重的眼睛越來越亮,像是兩盞燒著的燈。
后來他做了校長,把學校變成了播種的地方。不是播稻種麥種,是播一種更加有希望的種子——人民的覺醒。他給農民算賬:"一畝地打五斗糧,地主收去三斗,剩下的連粥都喝不飽,這賬對不對?"數字比口號更有力,聽得人心里發燙。有老農蹲在田埂上哭,說活了半輩子,頭一回知道餓肚子的道理。
1949年的春天來得特別遲。二月里,田載重帶著農民搞減租,地主的賬本在火堆里噼啪作響,那聲音比過年放鞭炮還熱鬧。可惜春寒料峭時,槍聲響了。他倒下的姿勢很奇怪,像是還要爬起來繼續走,血滲進剛解凍的泥土,竟分不清哪是血哪是早開的杜鵑。
七十年后的今天,我站在三岔鄉小學的操場上看升旗。孩子們的紅領巾被風吹得嘩啦啦響,像無數小火苗。教學樓墻上刷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陽光一照,金燦燦的晃眼。田載重當年栽下的樹已經合抱粗,樹蔭里坐著讀書的娃娃,偶爾抬頭,眼睛里映著藍天白云。
操場邊立著他的銅像,不是常見的昂首挺胸狀,而是微微前傾的姿勢,仿佛仍在負重前行。有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跑過來問:"老師,這個人為什么叫載重牛呀?"我摸摸他的頭:"因為他像牛一樣,馱著苦難往前走,好讓你們今天能輕快地跑。"
暮色四合時,我看見幾個學生自發在銅像前擺了一束野花。紫色的二月蘭,田間地頭最常見的花,開得卻精神。忽然明白,真正的載重者從來不會真正倒下,他們化作了大地的一部分,托著我們向更高處生長。
田壟上的老牛終于走到地頭,卸下犁鏵。它回頭望了望翻新的土地,打了個響鼻。晚霞把它的影子拉得很長,一直延伸到遠處的新農村。那里,收割機正轟隆隆地開過金黃的麥浪。
時間又回到1949年10月29日,田載重烈士犧牲的噩耗傳回三岔鄉,當地群眾悲憤交加。三岔鄉小學的師生們連夜用白紙扎成花圈,女學生們流著淚將田老師教唱的減租歌歌詞抄寫在挽聯上。次日清晨,數百名農民自發聚集在王泗場口,冒著被清剿部隊抓捕的風險,將烈士的遺體悄悄運回三岔安葬。
秘密追悼與火種傳遞:
1949年11月初,地下黨員李維嘉化裝成商販來到三岔小學,在田載重生前居住的閣樓地板夾層中,取出了用油紙包裹的黨員名單和減租斗爭會議記錄。這份用鉛筆寫在草紙上的文件,后來成為1950年川西行署審理劉文彩案的重要證據。田載重發展的12名"農民自衛隊"骨干,在此后的剿匪斗爭中全部加入了人民解放軍。
烈士遺志的延續:
1950年春節,剛剛解放的三岔鄉召開公審大會,徐元勛等反革命分子被押解到田載重烈士墓前執行槍決。曾經參與毒打烈士的鄉長魏俊三在伏法前供認:"那天用扁擔打斷他脊梁骨時,他哼都沒哼一聲,反而笑著說'你們打斷的只是我的骨頭,打不斷窮人的活路'。"
新時代的紀念:
1983年,大邑縣黨史辦在整理檔案時,發現了田載重1949年2月寫于山岔鄉小學的《入黨志愿書》殘頁,上面用毛筆工整寫著:"我愿做黑暗里的火柴頭,縱然只能燃燒一瞬,也要為后來者照個亮。"如今,三岔小學保留著烈士當年用過的銅鈴,每年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聆聽這個鈴鐺的故事——它的最后一次鳴響,是田載重在被捕前緊急搖鈴疏散學生。
田載重革命烈士的一生無愧于三岔鄉的人民,無愧于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稱號,更無愧于眉山師范學校的精心培養。
(注:根據中央黨史研究室《川康地區地下斗爭史》第4卷記載,田載重是1949年川西地區犧牲的127名地下黨員中,唯一同時組織過學生運動、農民減租斗爭并建立武裝的革命烈士,田載重烈士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