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5 月 17 日,成都大學文明互鑒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新津文旅資源梳理研究與轉化利用“調研組一行,在成都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楊玉華帶領下考察調研新津文旅發展。調研組一行先后參觀考察了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觀音寺等新津文旅景點。成都大學專家學者對新津這座成都市南大門,坐擁岷江之濱、山水之間,有其豐富的歷史底蘊和秀美自然風光的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的新津給予充分禮贊。寶墩古 城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具有深厚的歷 史文化底蘊,在此可探尋四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遺跡,深入了解古 蜀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寺以古建、壁畫、 雕塑為寺廟 “三絕”,賞古建遺存,觀壁畫珍寶,可領略古代藝術的精妙絕倫。
調研座談會上,新津區文廣體旅局負責人介紹了新津文旅資源開發利用和發展情況,調研組一行對新津文旅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新津文旅資源梳理研究與轉化利用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楊玉華教授(成都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博導,文明互 鑒與 “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藝術學 理論學會比較藝術學專委會副主席、四川省社科聯常務理事、 四 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指出,新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 要進一步摸清和梳理文旅資源,明確文旅發展定位,做好“天府之根(古蜀之源、寶墩文化、研學文化)、南絲綢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美食文化、名人文化、民營經濟文化、體育文化”等旅游項目,設計好線路,連點成線,進而做大做強文旅事業。
陳穎副教授(成都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碩 導,四川省 A 級景區、旅游度假區、天府旅游名縣評審專家)指 出,新津要在 “ 鄉村度假、都市休閑、文化體驗、數字文旅、研 學體驗、產業融合”等方面創建新的文旅品牌,更新城市文旅形象,創建天府旅游名區(縣)、成都市鄉村旅游廊道示范區。
高祎曼博士(四川師范大學文藝美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建議,新津文旅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借助網絡媒體等多種方 式,抓住年輕人喜好,煥發年輕人參與的活力,為新津帶來流量,成為新津的 “顏粉”。
楊旭同志作為新津區老科協科技顧問,一直以來情系新津, 對新津文旅發展作了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建議明確新津文旅產業 發展方向和定位,要做高品位規劃;抓住城中村改造機遇,爭取 政策、爭取資金,依托新津的資源,加強宣傳,引進文化旅游帶 動項目,提升新津的知明度;要整合寶墩遺址、修覺山、觀音寺、 老君山、純陽觀等歷史文化資源,展示新津文旅特色亮點;要整 合休閑公園資源,以梨花溪景區為軸線,打造連接班竹林(農博 園)—紅石公園— 白鶴灘公園— 明珠公園—騎龍湖等五個公園, 形成旅游環線,展示新津公園城市魅力;整合以南河、西河、金馬河、羊馬河、楊柳河及岷江為重點的五河一江水文化資源,展示新津濱江城市的美麗。
區委書記熊艷對成都大學的專家學者調研活動給予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葉哲彥在調研座談會上作了講話,對成都大學專家學者關心新津文旅發展,站在新的視角為新津文旅發展建言獻策表示十分感謝,對新津老科協情 系新津發展,鏈接專家資源,賦能新津文旅給予充分肯定,要求 相關職能部門,認真梳理專家學者建議,加快新津文旅資源的轉化利用,推動新津文旅事業新發展、新跨越。
新津區老科協黨建指導員鄧如萍、會長李柏福及老科協班子成員全程參與調研和座談。(成都市新津區老科協)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