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賀仲華(左)
晨光熹微時,我們這支由眉山市富德生命人壽保險分公司中支續收部門經理譚影帶領的"文化尋蹤團",已踏著露水行至青神中巖寺山門前。
譚影經理手持門票在前引路,活像當代"東坡居士"——只不過這位"居士"腰間別著的不是酒葫蘆,而是隨時準備給客戶的礦泉水。
客戶經理徐翠梅陪著如意女士邊走邊說邊笑,聲音清亮驚飛了竹梢的麻雀,這倒與千年前王弗姑娘在喚魚池畔的擊掌聲異曲同工。
"喚魚池"三字猶帶墨香,在赭色巖壁上鮮活得仿佛昨日才題寫。我學著古人模樣擊掌三聲,各色錦鯉竟真如得了軍令般列隊游來。同行的游客驚呼:"這魚群莫不是買了譚經理的意外險?如此訓練有素!"眾人哄笑間,忽覺東坡先生就倚在池邊那株千年銀杏下,青衫落拓地沖我們眨眼——公元1051年那個初夏,他是否也這般逗弄著池魚,偷瞄著未來那位"解人頤"的聰慧少女王弗?
轉過"曲徑通幽處",千佛長廊的摩崖造像正在上演"唐代表情包大賞"。彌勒佛的肚皮圓潤如充了氣的救生圈,觀音菩薩的寶冠上停著只打盹的紅粉蝶。游客們舉著手機邊拍邊念叨:"這些菩薩要是活在當下,準能當網紅。"我想起黃庭堅當年在此吐槽"巖花野草自春秋",如今倒要添上一句"直播打賞水長流"。忽見某尊羅漢像的耳垂缺了角,游客說這是文革時紅衛兵用槍托砸的。一片唏噓中,徐經理突然正色道:"所以咱們的文物保險產品..."——好個見縫插針的現代商業智慧!
登玉泉巖時,六旬高齡的如意竟把年輕人都甩在身后。在"仙人床"巨石上擺出貴妃臥榻的姿勢:"當年楊玉環要有這體力,馬嵬坡都能跑出百米沖刺!"巖壁間范成大的詩刻"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正被爬山虎溫柔纏繞,而某處現代"到此一游"的刻痕則被景區貼上了"文明罰單二維碼",古今對話間自有趣味。
十時許眾游客在東坡讀書樓小憩,木質窗欞將陽光篩成菱花格,恍見青年蘇軾正以衣袖撣拭竹簡上的塵埃。如今電子書泛濫的年代,這間斗室仍固執地散發著松煙墨香。譚經理突然從公文包掏出本《赤壁賦》:"咱們保險行業也該學學東坡,把'逝者如斯'的風險意識,寫成'江上清風'般的豁達。"眾人撫掌稱妙時,檐角銅鈴忽然叮咚,似是穿越時空的點贊。
下山途經"飛來鳳"花谷,重瓣野山花開得烈烈如焚。幾位九零后姑娘忙著用"一鍵成片"功能錄制抖音,而石壁上陸游"細雨騎驢入劍門"的詩句前,真有頭老黃牛在悠閑甩尾。古今兩個次元在此奇妙疊合——當年騎驢的放翁,若見今日舉著自拍桿的游人,怕要即興賦詩《5G時代山行圖》。
正午將至時,我們坐在岷江邊的酒樓里剝著新鮮竹筍,歡快的享用午餐。
岷江河的游船次第開來,江水中浮動著光怪陸離的倒影。徐經理突然感嘆:"你們說東坡要是現在來投保,該選重疾險還是養老險?"眾人噴茶大笑中,我望著青山綠水的中巖倒影,忽然懂了何為"此心安處是吾鄉"——千年前的書院鐘聲與今日的微信提示音,原都是生命長河里的美麗浪花。
歸途車上,譚經理在微信群發了今日合影,配文"當代蘭亭雅集"。我望著照片里每個人臉上熱情飛揚的玉照,想起東坡在《前赤壁賦》里那句"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這中巖的山水何嘗不是份永恒保單?保的是文化血脈不斷流,保的是千年風雅永相傳。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而此刻我們鞋底沾著的青神中巖寺山泥,正與北宋那場著名的"喚魚聯姻"沾著同一脈芬芳。
人生的美妙在于有青春,有愛情。有高山流水,有鳥語花香。有汗水揮灑,有五谷豐登。有獨自探險,有友朋小酌。宛如一條小溪山谷鳴唱,歡騰入海,瀟灑奔放。人生最美好的時刻,也就超不過來眉山青神傾心一游吧!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