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培訓合影)
6月22-24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草食動物團隊成員、四川省科技下鄉萬里行75團肉牛服務團隊首席專家王杰副教授,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臨床獸醫系成員、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左之才教授團隊成員、筠連縣科技特派員茍麗萍講師,四川省畜牧總站曹偉正高級畜牧師團隊成員、四川省“三區”科技人才、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洪寧畜牧師,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草食動物團隊成員余橫偉特聘研究員,協同成都楠水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俤,攜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肖江海、申娜、2024級碩士研究生徐御林,動物營養研究所2023級碩士研究生田嘉、2024級碩士研究生盧國城、馬浩、2025級碩士研究生陳釗洋,到筠連縣沐愛鎮金鑾村筠連黃牛集中保種場開展筠連黃牛種質資源研究,并在巡司鎮紅星村舉辦了筠州牛匠培訓。
(觀察筠連黃牛)
6月23日,在筠連縣肉牛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業務團長王成教授的陪同下,王杰副教授一行抵達位于沐愛鎮金鑾村五組(原金塘村二組)的筠連農旅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筠連黃牛集中保種場。王杰副教授、茍麗萍講師、洪寧畜牧師、余橫偉特聘研究員給到場的碩士研究生介紹了筠連黃牛及其品種特性、分布情況、在省內外的占位與影響情況,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2023級碩士研究生田嘉來自湖南永州,她說她第一次看到在筠連縣生長的川南山地牛又叫筠連黃牛非常新奇,連問幾個老師幾個為什么。
大家通過與筠連黃牛集中保種場駐場獸醫余敏現場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筠連黃牛的飼養現狀、保種技術措施、未來規劃以及當前的技術需求等關鍵信息。為進一步支持集中保種場采用科學手段進行保種與合理利用,王杰副教授一行還為筠連農旅商貿集團有限公司集中保種場能繁母牛安裝了成都楠水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智能項圈用于檢測筠連黃牛發情狀況,以便能繁母牛適時配種。
(理論培訓)
6月24日,在筠連縣經濟商務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巡司鎮人民政府組織下,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在位于巡司鎮紅星村二組的巡司鎮紅星村黨群服務中心2樓會議室舉行了筠州牛匠培訓。洪寧畜牧師介紹了筠連黃牛在全省牛種中的地位及其在川南山地牛的引領作用,發展筠連黃牛就是筠連肉牛產業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所在,大家不要認為只是保種那么簡單一句話;茍麗萍講師則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肉牛前胃常見疾病的識別,指出了這些疾病的發生肯定與飼草飼料飼喂有關;王杰副教授針對筠連縣肉牛養殖情況,著重指出在肉牛養殖過程中,不同階段肉牛有著不同營養需求,降本增效其中之一的措施就是務必重視肉牛營養需要、切實做好日糧搭配。來自筠連縣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與品牌培育股的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沈華高級獸醫師,還介紹了全縣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與肉牛新農人培養情況。
(洪寧畜牧師:筠連黃牛引領牛產業)
(茍麗萍講師:前胃疾病好預防)
(王杰副教授:肉牛日糧巧搭配 )
鑒于巡司鎮紅星村是四川最早生產紅茶的地方(巡司公社紅星大隊茶廠),筠連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還特別邀請了巡司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茶業高級農藝師、筠連縣科技特派員陳志遠,介紹了紅星村茶業發展歷史以及當前茶葉管理要點,要求紅星村民重視這一文化。紅星村是巡司鎮茶葉、肉牛主要產區,發展具有同等地位。
(陳志遠高級農藝師:紅星村是川紅源頭)
在巡司鎮紅星村黨群服務中心2樓會議室理論培訓結束后,王杰副教授、余橫偉特聘研究員、五名科技特派員(茍麗萍、洪寧、沈華、陳志遠、王成)還深入巡司鎮紅星村六組(原西牛村一組)苗族姑娘柳昌惠的筠連縣咪彩家庭農場實地指導家庭肉牛生產、座談了解肉牛養殖收益情況。
(座談了解)
隨后又去巡司鎮銀星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了解了八一茶山歷史,并在位于巡司鎮銀星村一組鮮葉交易市場內的筠連縣老香茶業有限公司座談,了解了全縣茶業生產與廢棄茶樹茶葉產銷情況。王杰副教授當場提出“茶飼牛、糞還茶”的生態閉環發展思路:利用廢棄的茶樹茶葉作為筠連黃牛的特色日糧,充分利用茶樹茶葉的營養價值,同時將牛糞經過處理后轉化為有機肥料,用于茶園種植,不僅有望降低養殖和種植成本,還將有效提升茶葉與牛肉的品質,形成生態友好、經濟效益顯著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筠連縣巡司鎮茶業、牛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王成 申娜/文圖)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