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在彭州市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的葛仙山腳下,藏著一個被果林環繞的詩意村落——花園村。這個幅員8.75平方公里的村莊,以90%的森林覆蓋率勾勒出生態底色,用250萬公斤優質水果書寫著甜蜜事業,更以農旅融合的創新實踐,在道教發祥地的深厚底蘊中,描繪出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
一、山水田園孕果香 四季花果繪美景
花園村因“四季有果、三季有花”而得名。這里山、丘、壩地貌俱全,4000畝花木果林與5000畝速生豐產林交織成綠色屏障,2000余畝李子樹、500畝“六月脆“、酥梨基地、300畝櫻桃園錯落分布。黨總支副書記鐘大春介紹:“我們打造了‘春賞櫻李夏品果,秋摘柑橘冬觀林’的全季體驗,僅李子就有仙山花園李、青脆李等五大品種,年產量突破200萬公斤。”
走進七月的花園村,聞名川西壩的“花園溝李子”熟了,沉甸甸的李子壓彎枝頭,青脆李的翠綠、冰糖李的金黃點綴山間。村民袁大叔的果園里,游客正挎著竹籃體驗采摘:“今年雨水多,村里幫著直播帶貨,我家5000斤李子早賣空了!”
二、農旅融合譜新篇 黨建引領促振興
花園村黨總支創新“黨支部 、村委會+ 合作社 +協會+ 農戶”模式,帶領村民發展各具特色的農家樂60余家,培育出集品茗、住宿、棋牌、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袁莊““有花人家”“果徠”等特色品牌。春暖花開時節,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2萬人次,七八月李子采摘季更是一房難求。
面對今年連續降雨導致的果品損壞、滯銷,村黨總支迅速行動:5月下旬啟動“振興鄉村·暢響花園”系列活動,黨總支書記楊岑、副書記鐘大春等村領導親自上陣、花園村農家樂協會會長鄧友花積極參與果產品、農家樂產品直播帶貨,邀請彭州網紅“三毛王大爺”團隊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線上線下推廣。成都市、德陽市游客閩訊而來、游人如織。數據顯示,通過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累計助銷各類水果100多萬公斤,銷售額突破300多萬元。
三、文化賦能添活力 地質奇觀引客來
作為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花園村坐擁國家級地質公園核心區。村內現存的葛仙山摩崖石刻、清代古橋等遺跡,與千畝果林相映成趣。村兩委正著手開發“道教文化研學 + 地質科普教育”特色線路,花園渠戲水步道等計劃將部分農房改造成花園文化民宿,讓游客在采摘果香中觸摸千年文脈。
“我們正在建設的森林步道,下不久就能貫通。”村委會副主任袁彩虹指著規劃圖介紹,這條全長8公里的步道將串聯起觀景臺、露營地和古村落,“未來還要舉辦山地馬拉松,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站在花園村村委會廣場遠眺,葛仙山群峰如屏,花園村的果林在暮色中泛著金光。這個曾經的偏遠山村,正以黨建引領為舵,以農旅融合為槳,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揚帆遠航。當都市人驅車40公里來到這里,摘一顆仙山李,品一口農家茶,帶走的不僅是甜蜜的果實,更是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向往。(丁穆松/報道)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