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巖石(四川鄰水)
40年前,我在長安鄉任黨委書記,經常經過縣氮肥廠、磬灘石橋到鄉里。那時城南鎮謦明村的鄉村道路,除了一條通往東槽的石板路,其它都是泥濘小路,路面狹窄,凹凸不平,坑連坑,凼連凼,行走十分困難。特別是下雨天更是泥濘路滑,搞不好就會摔跤,弄得滿身泥水。前不久,沐浴著冬日難得的冬陽,我隨縣作家協會“文學進鄉村,助推大發展”文學創作小分隊到磬明村采訪。一下車,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映入我眼簾,像一條條血管形成網絡狀,通向農家小院,通向深山,通向巴焦河沿岸,與縣道、省道、國道、高速公路連通,通向四面八方。我不勝感慨萬千,真是改革春風拂神州,鄉村舊貌換新顏。行走在磬明的村道上,舉目遠眺,一幢幢嶄新的農民新居整齊排列,桔黃色的房墻在綠樹掩映下,給人以田園詩畫般的感受。村民們穿紅著綠,歡笑著忙碌著。顯然,這歡笑聲是從心底里發出的,是那么愉悅、那么舒心。“嘻嘻嘻、哈哈”傳得很遠、很遠。
行走在磬明的村道上,站在磬明小學黃桷樹下向東望去,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業主戈漢林經營的臍橙果園,好似一幅引人入勝的圖畫:順山走勢蜿蜒曲折的梯土,層層疊疊直到山巔,宛如一片波海。漫山遍野一片翠綠,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微風吹拂,綠波蕩漾,起伏有致。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使人無酒自醉。金色的陽光穿過葉片間隙,如數不清的金子,灑落在散著芬芳的土地上。一排排果樹,像嫻熟的琴女,輕輕撥弄著琴弦,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樂章,樹枝上巴掌大的綠葉兒也好似受到感染,一起搖搖擺擺,婀娜多姿。透過層層碧綠遠望天空,蔚藍蔚藍蒼穹,幾縷淡淡的白云飄忽著,小鳥飛旋,蝴蝶歡舞。金燦燦的臍橙,像一串串素雅的小燈籠掛滿枝頭,好一片豐收景象。村支書邱統銀向我介紹,像這樣的大小果園,全村有400多畝,年產臍橙40多萬斤,僅此一項就可收入200來萬元。
行走在磬明的村道上,我看見小輝食用菌種植場,一排排黑色塑料大棚。走進一個個大棚,一排排白色的蘑菇菌袋重重疊疊,整齊排列。似小傘的蘑菇下,細細的菌絲排列得整整齊齊,小巧玲瓏,雪白如玉的菌柄挺拔,顯得亭亭玉立。那種淡雅的灰色,賦予了一種別樣的神秘感。一簇簇、一串串,鮮嫩如滴。不禁使我想起了“小小蘑菇香如玉,吃后心曠神怡悅”的詩句。采菇的農民工拿著鋒利的小刀,將菇簇細心地從菌種袋口采割下來,然后裝箱運往城里大小餐館及菜市場。這是磬明村在扶貧攻堅中引進的一個富民經濟項目。年產鮮菇4萬斤多斤,產值約30 萬元。種蘑菇的老板很熱情慷慨,給采風的文朋詩友們每人送了一袋剛采摘的鮮蘑菇,我興高采烈地受之。心想,回家又可嘗鮮嘍。
行走在磬明村道上,聽見不遠處傳來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循著轟鳴聲走去,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三面臨山,綠樹環繞,用推土機平整出來,有兩萬多平方米的平地。出入這片平地的水泥大道己修建好,運送建材的車輛來來往往。在平地上,20多名農民工正在有序地忙碌著,有的搬磚、有的運土、有的埋管、有的捆扎鋼筋。一排圈舍已建好,另幾排圈舍正在修建中。停靠在道路旁的水泥沙漿大罐車,正在開動著,把水泥沙漿從罐車經過長臂吊車上的管道,將水泥沙漿輸送到正在修建的圈舍地面,或注入鋼筋墻體、梁柱。農民工們奔忙著搗固墻體、梁柱,平整著地面。一輛罐車的水泥沙漿還沒灌完,另一輛滿載水泥沙漿的罐車又開來了。顯然,這是他們為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施工進度而連續作業。村委會副主任廖曉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高興地笑著對我說:“鄒老,這是我村引進的鄰水佰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老總謝世文投資3000多萬元,在這里修建的萬頭養豬種豬場。預計明年投產,年出欄生豬5000——7000頭,預計年產值在400萬元以上,這個養豬場建好,還可帶動全村養殖事業的大發展。看著眼前即將建成投產的養豬種豬場建設工地,聽著廖副主任信心滿滿的介紹,我仿佛看見一車車肥滾滾的生豬從這里運出,磬明村的經濟發展后勁會更足。
坐在回鄰城的車上,馨明村美麗的山水、整潔的農舍、碧綠的果園、成排的磨菇大棚、正在修建中的養豬場……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我思考著,他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能迅速發展,究竟靠的什么?腦海里突然跳出村文化廣場那高高矗立的村標建筑上“磬石恒立,明景恒美”八個鮮紅的大字。啊!答案原來在這里“致富信心堅如磬石,打造明亮鄉村美景同心協力,鉚定目標,持之以恒。”這無疑是磬明村的精神之魂!
【作者簡介:鄒元模,筆名向巖,一生酷愛文學,創作頗豐。系中、省、市作協會員,曾獲廣安市“德藝雙馨”文藝獎。現擔任縣作協黨支部書記。】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