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王大元(四川長寧)
蜀南竹海,一片青翠的天地。風起時,竹浪翻涌如碧濤,龍吟鳳鳴間,仿佛天地都在訴說竹的故事。在這片竹的王國里,有位名叫王大元的手藝人,他以竹為魂,將千年匠藝化作手中靈動的風,編織出一把把令人驚嘆的竹扇。
王大元是竹蓀產業的領軍人物,卻從不囿于商海浮名。他總愛親自踏入竹海深處,在晨霧未散時挑選竹材。蜀南的楠竹最合他意——竹身黃潤如玉,竹節修長挺拔,芯質堅韌如君子風骨。他俯身撫竹,指尖輕叩竹竿,聽聲辨材,只取那竹海中最清亮的一響。選竹如選友,他深知,唯有良材方能成就傳世之物。
回到工坊,王大元便化身竹的魔術師。他執刀削竹,刀刃游走間,竹片紛紛化作細長的篾條。篾條細若蠶絲,薄如蟬翼,陽光下泛著柔光,仿佛不是竹,而是天地凝練的玉帛。旁人總嘆這手藝神乎其技,他卻笑言:“與竹對話,心靜手穩,刀便成了竹的知己。”削篾需一氣呵成,容不得半分急躁,每一根篾條都是他與竹的默契之約。
編扇時,他端坐竹廬,篾絲在他指間起舞。經緯交織,斜紋如漣漪蕩漾,平紋似云煙鋪展,提花技法更讓竹扇生出一幅幅立體畫卷:松柏傲立山間,福祿壽喜暗藏吉祥,花鳥在方寸之地翩躚,山水于隙縫中隱現。他說,編扇不是束縛竹,而是讓竹的靈魂在扇中舒展。素雅的扇面綴上流蘇,風起時,流蘇搖曳如蝶,引一縷清涼入懷。
王大元的竹扇,是實用與風雅的完美交融。炎炎夏日,執扇輕搖,竹風沁肌,暑氣頓消。百姓愛它價惠民,文人藏它賞風韻。閨閣女子以它添柔,書齋墨客以它增逸,有人置它于匣中作傳世珍,有人掛它于壁間成水墨畫。一扇在手,風月皆攜,時光仿佛也在這竹的清輝中慢了下來。
問他何以將竹扇做到這般極致?他答:“竹生于蜀南,是山川的饋贈;匠魂藏于心,是祖輩的傳承。”昔日王羲之題扇濟貧,今日他織扇惠民,古圣今賢,心同理同。他不僅獨守匠心,更將技藝傾囊相授,如今蜀南竹蓀產業興盛,千戶織篾,涼風拂遍九州,竹韻傳于四海。竹扇成了產業昌盛的符號,也成了匠魂不滅的見證。
竹之美,在于虛中藏韌;扇之妙,在于用中蘊雅。王大元以竹為媒,承天工之巧,弘地寶之靈。他的竹扇,不僅是器物,更是一曲竹與人的交響:竹海的風聲在篾絲間流轉,匠人的心血在紋絡中凝駐,千年匠藝在清風中永生。
竹扇輕搖,風自蜀南來。(郭興蓮/報道)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