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在四川西北的群山褶皺里,藏著一片被江河深情擁吻的土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里是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共同滋養的秘境,兩條奔騰的巨龍在此舒展身姿,為這片高原注入了生命的律動與歲月的沉淀。
黃河,帶著青藏高原的凜冽與蒼茫,在阿壩州的若爾蓋草原拐出一道溫柔的弧線。草原上的溪流如銀鏈般裊裊匯聚,在廣袤的濕地間蜿蜒纏繞,織就了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春夏時節,水草豐美如毯,牛羊似珍珠點綴其間,黃河支流宛如大地的血脈,靜靜滋養著這片“川西北高原綠洲”,連豪放的黃河,在此也多了幾分江南的婉約。
而長江的支流,則以另一種姿態擁抱阿壩。岷江從松潘的雪山奔涌而下,穿過疊溪海子的靜謐,掠過汶川的峽谷,帶著雪山融水的清冽與峽谷的激蕩,一路向南,開啟了長江上游的澎湃征程。大渡河流經阿壩州的東部,在崇山峻嶺間穿梭,激流拍岸,險灘林立,既見證著它的剛毅,也孕育了沿岸藏羌兒女獨特的人文風情。這些長江支流,如同大地的筋骨,塑造了阿壩州的雄奇地貌,更串聯起了藏寨羌村的煙火人間。
長江的靈動與黃河的厚重,在阿壩州交織碰撞,孕育出獨一無二的生態與文明。這里既有黃河濕地的遼闊壯美,也有長江峽谷的險峻幽深;既有藏寨的古樸莊重,也有羌碉的挺拔威嚴。江河不僅是地理的坐標,更是文化的載體——轉經的信徒沿著河岸輕搖經筒,許下歲月的心愿;勞作的人們伴著河水的節奏吟唱,歌聲里藏著世代的期盼。世代居住在此的人們,早已將江河的品格融進了血脈。
當晨光灑滿雪山,兩江的水流在阿壩州的土地上同時閃耀,一條奔向東海,一條涌向渤海。它們從這里出發,帶著高原的純凈與熱情,滋養著華夏大地。而阿壩州,便在這兩江的懷抱中,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版圖上,一處被江河深情眷顧的永恒秘境。
藏區有真情:信仰在行動里閃光
在川主寺,吾拉姆的故事格外讓人動容。這位生長在藏區安多藏族的婦女主任,身為共產黨員,把一夫一妻的新風尚種進生活;家里長輩代代揣著對黨的赤誠,那份情感純粹得像高原的藍天,厚重得如腳下的大地。更難得的是,她先富起來后,心里裝著的始終是鄉親——幫藏區貧困學生圓求學夢,正是共產黨員“先富帶動后富”的初心寫照。她的愛人曾在山東當兵,不同地域的緣分在藏區扎根、結果,本身就是民族情誼最生動的注腳。其實不管哪個民族,真正的信仰從不在空談里,全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她用日子詮釋對黨的信任,用善意溫暖身邊的人,這樣的故事,比任何說教都有力量,值得我們深深學習。
阿壩行:科技星火,點亮藏區希望
在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一場關于傳承與希望的交流,為藏區科技教育添上了生動注腳。我有幸與阿壩州人大副主任、州老科協會長楊紹林(安多藏族)探討,他眼里滿是期許:盼著綿陽市關工委科技團能攜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的“五老”志愿者,帶著“兩彈”精神與AI智能玩具,走進藏區的學校、寺院,讓科技的火種照亮高原。
這份愿景,已悄然照進現實。今年5月1日,在阿壩州州長、州關工委執行主任吳群剛的安排下,綿陽市關工委科技團走進松潘白羊小學?;顒又校萍紙F帶來了精彩的科普課堂,“兩彈”精神的宣講更像一束光,傳遞著穿透歲月的信仰力量——就像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科技世界的窗,讓知識與精神的養分,點點滴滴滋養著藏區學子的成長。
從川主寺的交流,到白羊小學的實踐,是漢藏攜手、共筑科技未來的生動縮影。相關事跡已登上中國關工委網站及四川成渝兩地“關愛明天”網站,成為跨區域協同育人的鮮活案例。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兩彈”精神會在藏區深深扎根,AI等科技也將成為孩子們探索未知的翅膀,讓阿壩這片被長江、黃河潤澤的土地,綻放更璀璨的科技之光,孕育出更多擁抱未來的希望火種。(綿陽市關工委張光明)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