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國民間人才網 京ICP備2023017440號
7月3日,沐川縣關工委執行主任李正銀在樂山市“關工委工作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融合發展的探討與思考”專題座談會上發言《堅持黨建引領,深度融合發展》。
沐川縣堅持黨建引領,推進關工委工作與離退休黨建工作從完善“三體一強”網絡、推行“三同一興”措施、依托“三鄉一助”平臺、展現“三強一優”作用方面入手,廣泛開展“老小牽手”特色活動,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老有所為發光熱”,央視《社會與法》欄目播出沐川真實案例《爸爸的“野蠻女友”》。《沐川縣關工委為輟學女孩駱通燕圓讀書夢》《母儀天下賦》等5篇社會關注度高的專稿獲評《人民日報》有品質新聞。
一、完善“三位一體”網絡,實現組織制度上融合
(一)實施“一把手”工程。各鄉鎮黨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學校校長兼任關工委主任,實現縣、鄉鎮、村(社區)關工委名稱統一。底堡鄉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萬順發參加鄉關工委在花園村、水月村關工委開展為期10天的“緣聚底堡·情滿鄉村”快樂暑假夏令營活動,作動員,提要求。舟壩鎮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陸光明參加重陽節“五老”志愿者文藝演出慰問活動。沐溪鎮三觀樓社區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陳朝金親自組織社區關工委開展經常性關愛活動,參加網吧監督活動。
(二)堅持“三落實”保障。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縣關工委主任,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兼任關工委副主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長任縣關工委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在組織部設立老干股、關工股,落實了編制,配備了工作人員;落實了縣、鄉鎮、村(社區)經費財政年度預算和辦公室。
(三)體現“交叉式”兼職。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副主任擔任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同步落實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經費、工作補貼以及年度考評獎勵等事項,有效推進了基層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和基層關工委組織隊伍建設融合發展。
(四)體現“寶塔型”覆蓋。全縣關工委組織210個,其中鄉鎮13個、村(社區)151個、學校27個、機關15個、國企7個、民企3個,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推行“三同一興”措施,實現工作機制上融合
(一)同規劃部署。將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全縣老干部工作要點,納入縣委老干部局總體工作統一部署安排,縣委組織部辦公會議定期研究關工委工作,實現老干部工作與關工委工作同研究、同規劃、同部署。
(二)同落實推進。要求在抓好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的同時著力推進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場所建設、制度建設。全縣所有建立離退休干部黨組織的單位同步建立關工委組織,單位老同志全部加入“五老”志愿者隊伍,實現組織隊伍共建、場所陣地共用、公共資源共享。
(三)同督導檢查。縣委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關心下一代工作同步納入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考核范疇,實現了老干部工作與關工委工作的同督查、同考核、同獎懲。(四)興創先爭優。沐溪鎮關工委獲省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沐川縣關工委獲全市先進集體,獲省市縣“十佳五老”15人。張志文兩次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李正銀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全省老科技工作者先進個人、全省優秀老干部志愿者、全縣優秀共產黨員。沐川縣關工委獲2023~2024年度樂山市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縣關工委執行主任李正銀、縣融媒體中心編輯楊雄獲2023~204年度樂山市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縣關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吳承旭獲樂山市第四屆“十佳五老”提名獎。
三、拓展“三鄉一助”平臺,實現特色活動上融合
(一)紅色鄉情鑄魂活動。依托獅子山烈士陵園紅色鄉情,組織“五老”和青少年開展緬懷先烈活動;出版《沐源洄溯》《時韻獻芳》,編輯《沐川黨史故事》,組織“五老”講好沐川鄉情故事,開展愛鄉送書讀書活動;依托沐川中學、醉氧天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展“三法一典”普法講座活動。
(二)農耕鄉園科普活動。依托中國紫茶、魔芋、竹子之鄉和國家非遺、世界吉尼斯紀錄──草龍文化優勢,建立紫茶體驗園、魔芋示范園、竹紙產業園、草龍傳承園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2024年組織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1215人次,開展浙川“銀齡行動”、“專家營地”、“田園課堂”、“非遺傳承”特色活動42期600余人。
(三)敬老鄉賢宣傳活動。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關工委主任黃師重視宣傳關工人,親自協調沐川縣融媒派記者采訪報道省市縣“十佳五老”馮祖珍在樂山市召開全市關工委工作會議上發言的感人事跡。認真落實習總書記“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要求,組織“五老”鄉賢編輯出版鄧姓等25姓氏家譜500余冊,舉行家譜發行會議,加強了家庭教育向縱深推進。利用中秋國慶、元旦春節,開展“孝老敬賢”月活動。2024年走訪慰問省市縣“十佳五老”及先進個人45人次,向“五老”志愿者贈書350冊。加大宣傳力度,2024年編發《關愛行動》簡報12期,在市以上媒體用稿109篇,其中國家級14條,省級88條,市級7條,四川省關工委、《關愛明天》雜志、關愛明天網、《晚霞》雜志17條。
(四)助弱幫困愛心活動。依托脫貧攻堅,組織“五老”開展幫扶助困活動,向縣實驗二小患白血病女孩黎佩玲捐款4萬多元,帶動社會捐款30多萬元,讓她康復重返校園;全國優秀教師、全省十佳“五老”馮祖珍幫助輟學的貧困女生程蘋重返校園考入川農大,讓殘疾女孩張毅到她家同吃同住圓讀書夢,在浙江就業,受到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永壽的肯定,《四川日報》報道《沐川縣建和鄉關工委為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關心下一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馮祖珍:奉獻的夕陽更美麗》獲四川宣傳關心下一代新聞佳作二等獎。2024年通過愛心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和愛心幫教的“五助一幫”行動的金額達7296人次850多萬元。
四、展現“三強一優”作用,實現老有所為上融合
(一)強化領導班子建設。鄉鎮、村(社區)、學校和縣級部門及企事業單位退休老同志為執行主任,常務副主任由黨組織副書記、退休干部擔任,組織委員擔任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全縣離退休干部黨支部32個,13個鄉鎮和15個部門建立了關工委,沐溪、富新、利店等鄉鎮和縣檢察、法院、公安、文旅、農業等16個關工委執行主任兼任了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12個關工委執行主任兼任黨支部副書記或委員,從組織結構體系上實現了深度融合。
(二)強化五老隊伍建設。全縣參加“五老”志愿者隊伍的6540人,其中離退休干部黨員381人,成為“五老”隊伍的骨干力量和帶頭人,成為一支素質優良、人數眾多、覆蓋面廣、結構合理、扎根鄉土、富有活力的“五老”隊伍。沐川縣關工委的創建者雷在陽88歲了,還在繼續關心沐川的關愛事業,參加關工委的活動,激勵我們把關愛工作做好。曾先后兩次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的張志文,因患重病仍堅持做關愛工作,成為我們學習榜樣。
(三)強化平臺載體建設。縣關工委與縣委老干部局在沐溪鎮楊柳村建立了“五老”農技推廣工作室和老黨員工作室,在富新鎮羅柘村一枝春建立了“五老”茶葉良繁工作室和老黨員工作室,在縣檢察、法院等機關建立了“五老”維權護法工作室和老黨員工作室,在沐溪鎮三觀樓社區建立“五老”關愛工作室和老黨員工作室。同時,在沐溪鎮三溪村建立了“五老”草龍傳承工作室,在沐溪鎮建和社區建立了“五老”家教工作室,在沐溪鎮鳳凰村、松林村建立“五老”魔芋科技示范工作室,在沐溪鎮泥河村建立“五老”山歌傳唱工作室,在富新鎮宋村建立“五老”獼猴桃工作室,在大楠鎮高山村建立“五老”文藝活動工作室。(四)優化整體合力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黨組織帶動建強各級關工委組織,形成縣級、鄉鎮和部門、村(社區)、學校和企業關工委共同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確保各級關工委把“五老”工作和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作為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實現組織聯動共建、資源聯合共用、成果聯合共享,保證“五老”工作和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在場地、人員、管理、活動、保障方面的落實,促進工作活動室設置科學合理、管理規范有效、活動正常開展。
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Hot content
視頻推薦
VIDEOS